公园防雷措施良好的接地效果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是保证整个防雷装置有效的基础环节。公园景区普遍存在土壤电阻率高、可用场地小、地势险峻、可用土层稀薄(甚至*为石头)等困难因素,加大了降低接地电阻的难度,也给景区的防雷安全工作埋下隐患。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可采取延长水平接地体、添加长效降阻剂、人工换土、深井接地、电解离子接地体等措施降低接地电阻。
防雷理景区点多面广,人员高度分散和相对集中,仅工程性公园防雷措施还不足以将雷击损失降至zui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理:
(1)健全机构和规章制度对景区防雷安全进行规范和理,制定适合景区理的防雷规章制度,设立防雷安全专员。做好防雷设施日常维护和隐患排查工作,定期进行防雷设施安全检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专门设立景区防雷理委员会,加强景区防雷安全的理力度。
(2)普及防雷知识针对游客在景区内滞留时问有限、流动性大的特点,可在售票处或景点人口处简明扼要地告知游客哪些地方属于易遭雷击区、避雷场所的位置、遭雷击后如何开展自救等。使游客及景区工作人员懂得基本的防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程度地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及损失。
(3)雷电预警预报气象部门要利用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卫星、雷云场强监测仪等设备,作好雷电短时临近预报。随时掌握景区周围10—20kin内的雷电活动情况和未来发展,必要时及时通过手机短信、景区公告、电子屏、喇叭广播等方式告知景区理人员、游客,采取措施疏散游客,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4)防雷装置理景区内的防雷装置是保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施,景区理部门应将防雷装置纳入景区安全责任制的理范畴。
每年进入雷暴季节之前,有关单位要深人防雷重要景点、避雷场所、易遭雷击区等进行排查、检测;公园里高大的树木或防雷装置旁竖立警示牌,提醒人们雷雨时请勿靠近:在景区内上山的路上竖立“雷雨天气,请勿上山”等警示牌。(5)应急响应理景区理部门应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确保景区内一旦发生因雷击引起人员伤亡或森林火灾事故,能快速有序地做好灭火、救护、善后处理等工作.以zui有效的措施将雷击损失降到zui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