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章 > ESE2500避雷针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技术支持Article
ESE2500避雷针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点击次数:1289 发布时间:2019-06-06
   ESE2500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ESE2500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ESE2500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总是聚集了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
 
  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ESE2500避雷针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它实际上是利用导体将雷电的能量和电流导入了大地,这样电流就不会通过导体装置周围的任何物体,并对它们造成伤害。一般来说,高的建筑物上如果安装一个避雷针,当雷电发生的时候,闪电会寻找导体目标,由于高建筑物上有避雷针这个大导体,闪电就会击中避雷针,击中避雷针之后,连接地下的部分就会将电流导入大地,起到对建筑物的保护作用。
 
  ESE2500避雷针是以前的叫法,在国标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已经放弃了这一称呼,而代之以‘接闪杆’。接闪杆与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用以接闪的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统称为接闪器;接闪器和引下线、接地装置共同组成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用以避免或减少闪电击中建筑物(构筑物)上或其附近造成的物理损害和人身伤亡。
 
  变压器门框上不得安装避雷针。严禁将架空照明线路、导线、广播线路、天线安装在避雷针或框架上。避雷针与接地装置与道路、出水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m;否则,砾石或沥青表面应厚5 ~ 8cm,以保护人员不受步进电压危害。若灯具安装在独立避雷针或框架上,则电源线必须为铅包电缆或钢管,并直接埋于地下,长度大于10m。不得在35kV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的框架和顶板上安装避雷针。杜尔梅森避雷针安装在框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安装集中接地装置。独立避雷针与受保护物体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m,以避免雷击避雷针时发生反击。杜尔梅森避雷针应设置独立接地装置,接地与地网的距离不小于3m。
 
  ESE2500避雷针工作时,通过引线和接地体与地面连接,使避雷针上的电位与地面相同(接地电位很低)。由于避雷针的高度高,自电位低。电势的闪电自然会被避雷针所吸引。当避雷针被避雷针吸引后,顶部电位增加,电流开始流向地球。
 
  由于闪电产生的电流较大,ESE2500避雷针会在避雷针上产生强电磁场,使避雷针与闪电形成路径,从而使闪电不断地进入地球。
 
  伸缩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以它对直击雷的保护空间来表示的,其概念与一定的绕击率相对应。所谓绕击率就是指某一物体虽然处于避雷针的保护空间之内,但是由于雷电放电的路径受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仍然不能保证其不会受到雷击,在此情况下,物体受到雷击的概率就是绕击率,绕击率为1%的避雷针保护范围就比绕击率为0.1%的保护范围大得多。绕击率与雷电流本身的参数有关,一般雷电流愈大,绕击率愈小,但绕击率还与其他的因素有关,在山区地形、气象等不利条件下,也不排除发生大雷电流产生绕击的例外情况。下面讨论伸缩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时规定具有0.1%的绕击率,实践证明这是可以接受的。
 
  ESE2500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比较大,其结构主要是由避雷针主体和基座组成的,其中,基座主要是是由半球体和与之连为一体的底板组成的,半球体上均匀分布有安装孔,底座是为带安装螺孔的平板,避雷针的主体设有多根限流的避雷针体,底端插入所述安装孔中并由螺母固定的,它们的顶部有与之螺纹连接的1到4根金属针,其中中间一根是安装为主限流避雷针体,其余的则分布在2到6个扇面,各个扇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那么限流型避雷针有哪些特点呢?
 
  1、ESE2500避雷针具有对雷电提前的先导作用,大大的降低了雷电闪击的能量。
 
  2、限流型避雷针对雷电流能够形成一定的阻抗,使电流沿引下线泄入大地的强度减弱,从而减少了附近的雷击电磁脉冲强度,使的电位反击和各种线路对雷电耦合的能量降低。
 
  3、与普通的避雷针相比,在同等高度下,保护的范围更大。
 
  4、落雷会更准确,从而减少了雷击点落于被保护物的概率。
联系人
在线客服
用心服务成就你我